既陪且讀的陪讀時光

 

有一個義工在陪孩子讀書後說:「陪」不難,「讀」也簡單,沒想到去基地兩次,帶過阿瑋、哲哲、柏柏、小擇以後,才發現「陪讀」一點都不簡單,小孩不想讀時,究竟要如何兜他一起讀?

 

一對一的陪讀,需要大人對孩子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與認同,同時對於學習有獨到的見解與看法。幸運的是,這幾年來,我們培養出一群英文、數學課的助教,同時,人本基金會有許多受過培訓的義工,很樂於來基地成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。於是,在招募到足夠的助教後,陪讀就正式開始了。

 

去年九月到現在,每天都有二十多位孩子和七、八位助教在基地的圖書館或桌球桌上,聊天、讀書、寫功課。

 

一‧不會寫聯絡簿

 

來基地陪讀的助教們一開始很擔心回應不了孩子們課本上的問題,沒想到,好幾個孩子每天最重要的事竟是──不會寫聯絡簿。怎麼可能有人不會寫聯絡簿?雖不至將孩子扣上懶惰這頂帽子,但不會寫聯絡簿對大家來説,實在太匪夷所思。

 

實際陪孩子之後,我們就明白這個「不會」非常真實。

 

為了寫聯絡簿,我們問孩子:今天過得好嗎?做了什麼?孩子不是一陣沈默,就是回答:「還好」「沒有」「不知道」。我們東拉西扯的,説起自已都幾點起床,最喜歡吃什麼早餐,最怕吃到什麼東西,唸國中時怎麼偷傳紙條、上課講話被老師罵了什麼……這様進行幾個回合,孩子們才開始比較願意説一點什麼,藉著孩子們説的那些點,認真設想孩子在學校的生活:上一整天聽不懂的課、很無聊又一定得乖乖坐在教室裡、考試什麼都不會寫、上課講話被罵、下課吵鬧被罵……我們有點明白孩子為何不會寫聯絡簿──這樣的日子有什麼值得寫在聯絡簿上?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想法是,為什麼一定要寫聯絡簿?老師在乎嗎?事實上,大多數的老師只在乎字數,行數以及有沒有寫錯字。

 

但不寫聯絡簿,孩子在學校的日子更難過,於是我們陪著孩子回想一天的行程,追問孩子有意思的事件的細節,有時和孩子討論社會事件,問孩子們的看法,有時免不了,需要為孩子口述,或寫給孩子抄。經過一年的努力,孩子終於可以自己寫聯絡簿,然後我們只要當他的字典就好。

 

每天只能陪孩子寫聯絡簿,對我們來說不免有大材小用的感覺,畢竟好多個助教都是學有專精之人。但是從陪著孩子到處跑、陪著孩子發呆,到和孩子坐在桌子前聊天、寫給孩子抄、大人講一句小孩寫一句……到孩子有能力主動打開聯絡簿,一邊寫一邊和助教聊天,這一路的摸索與陪伴,我們看到孩子從被動到主動,雖然還沒有陪到英文、數學、自然、社會……,但我們知道孩子己經準備好要開始學習。

 

 

 

二‧來玩寫功課

 

寫聯絡簿要花一年的時間,讀書、寫功課當然也不遑多讓。

 

孩子們來基地幾次後,發現可以跟助教們聊天,助教也會陪他玩,總樂得把功課拋到九霄雲外,而且孩子們知道基地的大人在乎他的感受,如果大人太堅持要寫作業,孩子要不擺臉色,要不假借上廁所的名義開溜。以至於,我們本來安排一個大人陪三個孩子,最後總得再增加助教的人手,讓某些小孩可以得到大人全程的陪伴。

 

孩子們覺得:讀書寫功課是好學生的戰場、只有笨蛋才會認真寫、今天寫了就表示明天也要寫、每一様都認真寫誰寫得完、沒有一様是我會的……,每一個感覺都可以説是推卸之詞,但我們知道,這是肺胕之言。因此,我們有時會和孩子比賽寫作業(如果是抄寫或罰寫),有時會和孩子打賭他幾分鐘內可以寫完一小段(孩子贏了有獎品,輸了就再比一場),偶爾和孩子輪流寫,或者,請孩子挑選他想寫的,和助教一起把那些部份學會,剩下的由助教給答案。

 

新助教看到大家由著小孩拒絕寫作業,曾經擔心小孩會因此完全無視於作業的意義與重要性。雖然我們並不認同這一張張的講義作業有何重要性,但我們知道新助教擔心的是,回家作業背後所代表的價值──複習以及累積──被輕忽。

 

新助教不知道的是,陪孩子「玩」作業,是重要的妥協。剛來基地的孩子,有的面無表情、眼神呆滯的看著我們,等我們發落任務,卻又不願意完成;有的聊天時聊得開心,一打開書包就想離席;有的一開始很認真寫作業,最後總因為不會寫、寫不完而討厭自己遷怒他人。

 

沒有一個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,曾經享受到複習的樂趣(啊~原來是這様!),也沒有一個孩子因為抄寫罰寫,而認得更多中文或英文。人們以為的作業可以附帶的價值,大部份的孩子只會覺得是牽強附會合理化作業的理由。孩子們被逼著寫作業,於是能拖就拖,能賴就賴,最後就是換來更多的罰寫或警告。

 

不強迫孩子寫功課,重視孩子的逃避或拒絕,因為我們知道,說不,是主動的開始。我們一邊陪孩子玩作業,一邊邀請孩子做選擇、下判斷。孩子說:「不想寫。」我們就問他:「那你想要做什麼?」孩子說:「不會寫。」我們就問他:「我們一起挑挑看,不會的交給我們。」孩子說:「寫不完。」我們就問:「那你想寫哪些?」我們同意孩子的困難,但不放棄邀請孩子做決定,發展解決問題的行動,協助孩子明白,他有能力掌握寫功課這件事,而不會只是個被決定的人。

 

但是有一種功課,我們會勸孩子不要寫或隨便寫──罰寫。國中的孩子有各式各樣罰寫的名目:沒交作業、上課講話、、遲到、服儀不整、考試未達標準……基本上,老師想要罰寫就會罰寫。有一陣子,基地十幾個孩子的回家作業都是罰寫,從三遍到三十遍不等,孩子們拼了命的抄,互相幫忙抄,一手握三隻筆抄,都沒有辦法在兩個小時內寫完。

 

助教重文陪璞璞那一天,璞璞正在煩惱要不要寫罰寫,璞璞覺得老師處罰沒有道理,但又害怕會被加重處罰。重文陪著璞璞把寫與不寫的後果討論一遍,璞璞最後決定不寫,問重文如果老師問起怎麼辦,重文說:之前不是有讀到強摘的果子不甜,你要不要用這句話說明你的想法,璞璞想了想就把這句話寫在聯絡簿上。第二天,我們都很想知道璞璞勇敢嘗試的結果,沒想到老師沒有回應,而罰寫沒交似乎也不了了之。

 

助教阿麗覺得成成每天都在寫罰寫,根本沒有時間讀書。就跟成成商量,至少學一點數學,罰寫反正寫不完。成成同意後,兩個人上數學上得非常愉快,於是學數學的時間越來越長,而罰寫反正絕對寫不完,也就不理它。成成因為專心學數學,小考進步,罰寫的內容反而變少。

 

我們陪孩子寫功課,並不是為了協助孩子服膺功課至上的價值,而是為了協助他處理生活的煩惱。寫功課和學習沒有那麼相關,但的確是孩子們生活裡重要的一個部份。遇到不合理的功課,我們要幫孩子拒絕,也要協助孩子以任何形式拒絕,不只因為不能讓過量的功課影響學習的意願,最重要的是,要保護孩子避免任何形式的戕害。

 

 

 

三.讀書

 

很多人以為陪孩子讀書就是:孩子們己經好好坐在桌上,打開書本,勤勤懇懇地讀著國英數,然後抬頭說:這個我不會,你可以教我嗎?

這樣的光景,在基地並非不存在,但總維持不了多久。因為,一開始乖乖做出讀書樣的孩子,後來發現不讀書並不會被處罰,也就決定顯露本性,開始賴皮。

 

在學習這件事上,讀書是一個很特別的歷程。一個人如果內心裡沒有帶著問題或疑惑,沒有辦法真的讀下書的。看小説漫畫可以一目十行、一知半解……就娛樂活動而言,隨興地讀本也無妨。但如果想要讀出興味,就不能任由作者帶領,讀者總要帶著一點找麻煩,一點質疑,一點「真的是這様嗎?」的挑毛病,不斷和作者對話,才能讀出別人所讀不到的,而且就不需要讀多。

 

我們不強迫孩子讀書,有一個部份是,我們不想要孩子一直花時間死記硬背,重覆練習,好不容易找回讀書的興趣卻讓自己變成一台讀書機器。

所以,除了耐心的陪伴,同理孩子們賴皮的需要,不逼迫孩子一定完成什麼,我們也會把課本上的內容講給孩子聽,跟孩子討論;和孩子比賽,誰可以用台語把課本解釋一遍,而且意思都正確;把課本交給孩子,讓孩子出題考我們……最重要的是,我們會邀請孩子來找課本的碴,像是:為什麼要區分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,不都是石器時代嗎?為什麼鄭經要在台灣蓋孔廟?孔子又不是台灣人。強摘的果子不甜和談戀愛有什麼關係?

 

 我們有時和孩子鬥嘴,有時讓他興高采烈發表高論,有時變成一群人七嘴八舌,講一節課。成績比較好的孩子,往往急著為課本辯護,努力搬出課堂上老師教的內容,講得頭頭是道的様子(如:孔子是至聖先師,很偉大),其他的孩子反而可以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,舉例反駁我們(如:關公也不是台灣人,還不是有關聖帝君廟),這様我們剛好可以順勢追問,為什麼鄭經不蓋關聖帝君的廟而要蓋孔廟?在問答與找碴之間,孩子們複習了許多內容,最重要的是,想了許多不曾想過的問題。

 

 這幾年陪孩子讀書,帶孩子學習,讓我們更細緻了解孩子們的困難,也看到孩子打從心底發生的轉變。

 

小柏國一就來基地,剛好趕上這波課程的變革。一開始我們就發現他無法好好坐在教室裡,課堂上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吸引小柏的眼光,讓人擔心的是,小柏總是說聽不懂,不知道。而且無論我們怎麼把問題簡化,請他覆述文字內容,小柏還是回答,不知道。

 

爸爸送小柏來時,沒有多說,只知道爸爸和媽媽正在談離婚。而因為爸爸工作時間較晚,孩子放學需要有一個去處,小柏又打死都不要去安親班,爸爸只好找到基地這裡。

 

小柏知道我們不會打人,但不知道我們很在乎學習。他一開始就準備來基地賴皮。為了明白小柏是真的不會,還是習慣說不會,我們試了許多方法,後來發現他是真的不太能理解課本上的文字,我們一起唸課文時,小柏無法重講一遍大致的內容,但如果是我們講一遍給他聽,他就可以覆述八成以上。

 

另一方面,小柏很不會寫聯絡簿上的札記,小柏可以很快抄寫完回家作業,但一打開聯絡簿他就只會發呆,小柏說:「我不知道要寫什麼。」當時,小柏的聯絡簿上己經出現許多的紅字,與問號。「補寫」「沒寫?」「???」「上課不可以講話」「不要在班上和同學打鬧」,我們問小柏,這麼多紅字,爸爸有沒有說什麼,小柏說,沒有,只有要我趕快補上,要聽老師的話。

 

小柏的爸爸的確是個溫和的人,但眼看著聯絡簿上每天的紅字,我們都不禁替小柏捏一把冷汗,就算爸爸不會怎麼樣,但老師也不見得有這麼好的脾氣。於是,我們開始了陪小柏寫聯絡簿的長期抗戰。

 

小柏在基地會和同學玩,但對大人卻只會問一句答一句,我們想跟他聊爸媽離婚的事,小柏多是沈默不答。問起學校的生活,在家裡的時光,小柏也多是說,沒幹嘛,就上課、睡覺、看電視、打電動……當時小柏比較願意講的只有卡通「烏龍派出所」的劇情,他很喜歡裡面的阿兩,我們鼓勵他在札記上寫看卡通的事,寫卡通的劇情,當時老師規定札記一定要寫滿六十個字,小柏總是一邊寫一邊數,湊到六十就立即結束。

 

小柏的札記不再空白,但老師也沒有對小柏書寫的故事有任何回應,月考後小柏應景的寫:沒有考好,要努力,不要讓爸爸失望。老師把「望」字圈起來,寫著:連失望的望都寫錯,你還想要做什麼?我們實在不明白,老師為何對小柏如此嚴苛。

 

父母離婚的事在當時一定對小柏有一些影響,只是孩子沒有辦法直接表達,小柏才剛升上國中,學校生活有許多事務需要重新適應,家裡又遇到變化,小柏看起來是以不變應萬變,但外表平靜不代表他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。

 

或許因為有這層的考慮,我們對小柏的賴皮一直比較包容,也不會太急著兜他學習,陪他時想的是怎樣讓他願意多講話,看到小柏的好就馬上講給他聽,邀他週末來基地玩,有什麼好吃的都會問他有沒有興趣。

 

這樣寵著陪著,小柏和我們互動越來越好,越常看到他的笑容,偶爾我們還可以一起讀點書,討論他的會與不會。沒想到爸爸來說,小柏迷上線上遊戲,每天都偷用電腦,還偷爸爸的錢,拿去買遊戲點數。同時也就講起,小柏的成績太差,都只有一、二十分,爸爸同意七、八十分不好考,但一、二十分應該是完全沒有讀吧?爸爸覺得小柏五科總分至少要一百五十分。

 

看到爸爸的焦慮,我們雖然知道小柏還沒有準備好讀書,但也得幫爸爸一個忙,一離婚小孩的成績就一落千丈,又沈迷電玩,爸爸雖然沒有責罵小柏,但內心一定非常自責。

 

我們和小柏談爸爸的為難,老實地問小柏,玩遊戲的事可以怎麼辦?小柏很爽快地說,爸爸停掉網路,我就不玩了。那麼,自己有沒有辦法考到一百五十分,小柏說,試試看。於是我們開始了拼一百五十分的作戰計畫,為了讓這個拼更有樂趣,幾個大人紛紛加碼,達到目標就要送小柏珍珠奶茶、炸雞、奶凍捲……。小柏對我們的加碼雖然開心,但並沒有討價還價或趁火打劫,他很認真的規劃,要從那些科目提高分數。

 

 

月考完,小柏連著兩天主動回報各科分數,加一加,不多不少,剛好一百五十分。我們想,真的有這麼巧的事?就決定等學校發成績單再看看,沒想到真如小柏所說,我們開心的和小柏吃吃喝喝,慶祝他達成目標。但爸爸並沒有特別說什麼。這次之後,每次月考前小柏都會很焦慮,不是完全坐不住,就是讀什麼都不高興,我們知道他在乎自己能否達到爸爸的要求,而不是如爸爸所以為的,小柏就是什麼都隨便,不在乎。

 

小柏現在國三,己經不需為他特地安排合適的助教。開學沒多久,小柏拿一張考卷給助教,說今天只考了23分,請助教教他並且在基地重考,重考後小柏拿到85分,助教很開心地稱讚他,小柏穩穩地說,你等一下幫我拿去給辦公室的大人保管。小柏知道,我們是真心的欣賞他的好,而且會珍惜他的表現。

 

第二次月考,小柏五科總分拿到172,小柏一進基地就說,我拿到進步獎。不需要珍珠奶茶或約定,小柏自己默默努力,跟大家證明他的用心。也讓我們看到不強迫的力量。

 

基地現在每天都有六到八個助教來陪孩子讀書,兩年下來,孩子們和助教建立了深厚的情感,助教們是第一線發現孩子今天不太對勁的人,很多時候,不需要工作人員出手,孩子們就可以在助教那裡得到安慰與鼓勵。孩子有特殊狀況,需要特別處理時,幾個助教一起連手,總能發揮很大的效果。

 

每天九點半之後,助教們聚在一起開會,談當天孩子們的狀況,總有人關心的問,他今天為什麼會這樣?你覺得他有比較好嗎?遇到難帶的孩子,大家也會一起想辦法,互相交流成功的經驗,或猜想孩子行為背後原因,互相鼓勵。

 

基地的課程因應孩子的需要,一路的發展調整,有了現在我們想要的樣貌,也看到孩子的成長與改變。沒有想到,為了細緻照顧孩子們的需要,我們最後竟然還有了一群願意一起守護孩子的大人。

 

課後學習課程每學期大概會有六十多人報名,會持續出席到學期末的孩子也都有五十多人,這一群孩子有的在教室裡討論、上課,有的在教室外和助教邊玩、邊聊、邊學。現在課堂上己經不太需要花太多時間處理班級經營的問題,或許有人以為,是因為孩子們自願上這些課,但我們知道,真正發揮影響的是,基地現在有許多大人一起滿足孩子愛、尊重與接納的需求,有這些愛為基底,孩子們才能放心,好好的學、好好的玩,認識自己,發展能力、享受學習的樂趣。

 

*「以青少年為主體的課後學習課程(上)」http://teenager.pixnet.net/blog/post/38555811

*「以青少年為主體的課後學習課程(中)」http://teenager.pixnet.net/blog/post/38559783

 

*原文出自於2012年人本 三重青少年基地工作報告。

   報告人:江思妤/人本教育基金會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

 

三重青少年基地2013年「過年買好禮」義賣活動,贊助三重青少年基地繼續營運,繼續為家庭經濟弱勢青少年提供免費的課程與活動,相關消息請點下面網址 http://teenager.pixnet.net/blog/post/38527269

 

或上基地臉書粉絲頁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sanchong.teenager.house

點「讚」,成為基地的朋友,就可以看到基地的每月活動與小故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en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