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F6264  

讓注意力投資重分配,回歸以人為本的青少年工作    

◎馮喬蘭/人本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兼教育中心主任   

   

自從春風專案流行起來,電視新聞台最愛的,除了將一排排趴在桌上,染成金黃的少男少女頭涉入鏡頭外,便是報導少年的父母氣急敗壞來到現場,無奈無能無力地盯著自己的孩子,通常新聞旁白悠悠說起:「許多父母來到現場,仍然不敢相信,自己的孩子真的在警察局。怎樣也想不到,平常表現乖巧的孩子,竟然背著父母,深夜在外,出入搖頭舞廳。」在電視機前的所有人,都感染了這種大人共同的無力感。不知道在什麼時候,家中的、身邊的、社區裡的青少年,也將讓自己跌破眼鏡。不能預期,想控制,也辦不到。

在新聞裡的,還有另一種令人不知所措的社會現象。平時乖巧的孩子,因為「一句話」,自殺了!爸爸媽媽、老師卻只能說:「平常都很好哇,不知道他在想什麼,為什會這樣,可能是功課壓力太大吧。」以為控制好了的孩子,竟也在大人無法覺察的情形下,脫出了大人可以掌握的範圍。不知道「他們」在想什麼?想掌握卻掌握不住!想要了解,卻得要透過偷看日記?想要保護,卻得要透過檢查書包、過濾電話、限制交往對象?想要讓他有好的成就,卻得要好說歹說緊迫盯人?想要一起出門玩得愉快,卻不知道他哪根筋不對,總是要鬧僵?

面對青少年,無論是乖巧的、作亂的,社會裡的大人,有著「集體的無力感」。與新聞報導,相互輝映。我們便總是在青少年幾個字背後加上「問題」或是「次文化」。

過去的社會,面對無力感所帶來的不安,習慣的方式是加強控制。只是,孩子的心卻因此而飄遠了,孩子的行為卻仍然出其不意,甚而有些孩子還對大人及社會採取敵意、破壞、報復的心態。「加強控制」的行為,讓我們因為「有在做」控制的動作,而感到比較安心。但是,我們卻尚未能真正驅除無力感,與青少年建立親近的、互信的、建設性的關係。那麼,要怎麼辦?如果我們並未採取放棄的態度的話。是要繼續加強控制,相信控制到一個地步,自然可以得到我們要的結果;或是,不要忽視孩子對於「加強控制」的「回饋」,在「控制」與「放棄」的辯證關係中,發展不同的見識、不同的方式、不同的態度?而僅僅是猜想,並不足以讓我們找到突破點,需要思想,也需要行動。

從創會以來,人本教育基金會便持續進行青少年工作,無論是接觸一般孩子的少年遊活動,或是小孩會主動來電求助的小飛俠熱線,還是中輟生輔導工作,去法院為孩子上課等等,所有的這些工作,都指向一個目標:終結大人與小孩的對立

人類社會,才剛剛學會不要將兒童當成個體較小的成人看待。而我們還需要更多深刻的認識,累積對青少年的理解,才能懂得如何對待。以青少年為中心去思考,才能調整看待青少年的眼光,也對於青少年行為的背後原因能累積更深刻的認識。多年工作我們發現,努力去瞭解小孩,有助於成人排擠無力感。看到孩子抽煙,如果急著告訴孩子抽煙對身體的害處、在別人眼中的評價、甚至直接要求戒菸…最容易形成的後果便是:小孩躲在廁所、角落、校外、家外、繼續抽煙,而大人像是「好鼻師」一樣,到處抓「哪兒抽煙?」;當我們花心力在瞭解為什麼一定要抽煙、抽煙的心情、不抽的感受、他所感受到的其他人對他抽煙的態度與看法等等,對於抽煙這件事,便有了從孩子出發的理解,這是更為深刻的理解,讓孩子不用急著防衛,讓事情的處理有了不同面向的發展機會。

透過深刻的理解,我們能去除與孩子之間的鴻溝,不需要變成大人邊跟小孩邊的對立!但那只是第一步。還需要更積極的行動!最重要的還是教育,無論面對哪一種孩子,無論小孩處在什麼環境,能提供教育的就是最好的環境,光憑愛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,何況愛心也不能保證不傷害孩子!

繼續以戒菸為例,站在為孩子謀求好的生命品質的立場,向他們提出戒菸這樣的想法,並非無理。但是如何提出?如何討論?如何決定結論?如何面對彼此觀念的差異?在整個過程讓他們發展了什麼能力?這些,都關係到一個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態度與教育能力。我們或許都可達到小孩願意戒菸的「目標」,但有的是屈於權威,例如會被打被罰;有的是屈於情感攻勢(我對你那麼好,願意聽你講話,你想想我為什麼要這樣);然而,我們主張讓孩子真正想清楚,從各種訊息、角度判斷,做出一個自己的決定。這才是目前青少年工作的挑戰。

P1000765  

如果孩子發展的是能力,而不僅是行為被矯正;如果孩子發展的是思考與思想,而不僅是接收「應該要如何」的指令。可以預見的是,不僅眼前的問題可以有所解決,眼後的問題也會降低發生率,而更重要的是,我們在成就的是一個人的成熟與成長,而不僅僅是一個問題的被解決。我們與青少年的相處,將更具創造性與積極性,又哪來無力感的生存空間?!

面對青少年,當我們能夠將注意力,從外在行為的規範,轉移到內在思想價值的建立,同時,對待他們的方式,從加強控制,轉移到教育與學習。孩子與大人的能力都將被激發,「教學相長」就能真的發生,這也是「以人為本」的價值所在!

人本教育基金會在這幾年工作的體會裡,深切知道只要行動開始,所謂的對立感、距離感、無力感…在切切實實的工作中,都不再是心情注目的焦點。做了,就有機會。而孩子生活在學校裡、家庭裡、社會裡,每一個環節、每一個場景,都可以成為提供行動的關鍵。一旦我們的孩子在各種環境中,都有被理解、接納與教育的機會,青少年問題,非減少不可!相對於孩子的需要,我們做的,還不夠多!把注意力投資到這裡來吧!

〈原文刊載於《人本教育札記》156期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en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