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重青少年基地
創造一個青少年學習的空間 ◎黃鈺昌/基地專員
要怎麼描述這樣的地方呢?這裡是一些青少年每天都會來的地方,不過它既不是網咖、漫畫出租店、或是Pub,也沒有吸引時下青少年的設備。或許你會好奇,為什麼他們喜歡到這裡來,從孩子的口中,得到的答案是:這裡像家。
什麼地方像家?一個孩子說:「一走進這裡,整個人就放鬆下來,很舒服」;另一個孩子說:「在這裡認識的朋友,都可以跟他們講講心裡的想法,不會有什麼壓力」;也有孩子說:「來這裡可以談任何事情,不會有什麼擔心,也沒有人嘮叨,學到很多」。原來,孩子心目中的家,是長這個模樣。
不過,難道是這些孩子的家庭都不好,所以才讓他們有對家的需求?其實,與其說是對家的需求,不如說是他們對現有教育制度,及自己未來的焦慮,讓他們想要找個地方能夠紓解。在這裡,孩子常常找我們討論一些事情:
「我上理化課的時候都聽不懂,怎麼辦?」
「我拒絕了好朋友的要求,現在他不理我,怎麼辦?」
「我喜歡她,可是不敢表白,怎麼辦?」
「我覺得壓力好大,功課念不完,怎麼辦?」
「我成績不好,不能升學,怎麼辦?」
回應孩子的「怎麼辦?」
每一個「怎麼辦」的背後都透露著對自己的沒有自信與焦慮。
這樣的焦慮是如何產生的?存在心理學家羅洛‧梅解說「存在的焦慮」,指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存在找到它的意義,這段意義尋求的過程會帶來焦慮,而人就是要學習面對這樣的焦慮。青少年正是開始挖掘自我存在意義的時候,他們透過各種各樣的社會標準:功課好╱不好;技能好╱不好;品性好╱不好……等等,來定義自己的存在,找到自己的位置。有了位置的人,如果位置不太好,會往位置好的地方去;沒有位置的人,有的想卡位,有的就唾棄社會標準,自己弄套標準出來。
每個孩子都在這樣的焦慮裡:有好位置的,焦慮著將來有一天位置會不會不見;沒有好位置的,焦慮著什麼時候可以有好位置;沒有位置想卡位的,焦慮著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裡;而那些唾棄者,其實並沒有真正放下社會標準,仍然會不時地偷瞄上幾眼,等待著有位置的機會,那股焦慮被隱藏在心底。
這種焦慮,是因為人自己的價值被社會定義住而產生的,孩子心中追尋著功課好等等的社會標準,當沒法達成時,也就對自己失去信心,然後開始焦慮起來。要協助孩子面對內心的焦慮,就是要讓他能夠弄清楚自己在尋求的是什麼,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。
就像有一次一個孩子說他想要得到第一名,反覆討論「第一名」對他的意義時,我們得到了「走路有風」、「別人比較看得起你」、「爸媽比較高興」……等等想法,這時赫然發現「得到第一名」其實只是為了別人,不是為自己。同時這樣為了別人,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空間。
以上是我們跟孩子互動的方式:透過對話與思考,讓他們可以慢慢清楚自己,也開始建立起對事情的另一種觀點。而這樣的方式,其實說穿了,就是學習。
對話之後,開啟創造的空間
除了跟孩子討論事理之外,我們也有不同的社團活動,像是電腦網路社、籃球社、撞球社等等,期待透過這樣的方式,讓孩子有完全不同的學習經驗。
有一次籃球社活動,孩子在教不會打籃球的人如何投籃,他們不斷用身體姿勢作示範,嘴裡說著「你按照這樣做就好了」,可是投不進的還是投不進。我們於是討論起為什麼投籃一定要用這樣的姿勢,談到籃框的設計、球的旋轉方向(旋轉會增加進球率)、球的行進路線為什麼需要是拋物線……。當時孩子有種「原來是這樣」的表情。再去教人,方式就不一樣了,甚至說法也不一樣,他們不再用先前那種「你就照著做」的方式,現在,除了身體姿勢的示範,嘴裏說的卻是「注意我的手,為了要讓球可以成拋物線,所以我的手要往這個方向……。」有意思的是,這樣的教法果真讓學的人進球率提高了。
這些是我們希望帶給孩子的,也是我們嘗試進行的:創造一個青少年學習的空間。
青少年基地的籃球社,打籃球,也研究籃球中的物理。
〈原文刊載於《人本教育札記》156期〉
三重青少年基地需要你的傾囊相助
邀請你一起以捐款方式支持基地,劃撥帳戶: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,捐款帳號:13385805;並請於劃撥單上備註『三重青少年基地』,即可專款專用。
- Oct 25 Thu 2007 20:43
創造一個青少年學習的空間 [ 人本札記156期 2002/06 ]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