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群孩子與一個鞦韆
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「築巢工坊」的故事 ◎盧玲穎
一群孩子與一個鞦韆,在你的心裡會是什麼樣的一幅畫?可能是在一片大草地上,一個孩子在鞦韆上越盪越高,其他的孩子,則在旁邊等著,笑著,期待那個搖啊搖的樂趣。
但在這裡,人本的三重青少年基地,一群孩子是從磨木頭、裁木頭開始,學著跟一個鞦韆「相處」,然後組合、鎖螺絲、釘釘子、綁粗繩、裁鞦韆板子……然後開始輕輕地盪,雖然是在都市裡的小巷弄裡,紅磚柏油地,但心裡,是青青綠草與和喣的微風。
社團是給孩子的多元刺激
那鞦韆,是青少年基地「築巢工坊」課程的結業成品;在做這個成品之前,孩子已經上了八次的「築巢工坊」課程,帶領者是中原大學建築系教授曾光宗老師,以及他的一位研究生王藩。
「一直以來,基地都希望提供給孩子各種社團,讓孩子接受『貴族式』的、豐富多元的教育。」青少年基地館長江思妤這樣說。
基地位於三重,一個住、工、商混合的都市,孩子在父母努力工作、維持小康生活的環境下生長,但,生活往往不離學校、補習班、家裡;江館長說,「孩子其實需要全面的發展,需要音樂、舞蹈、藝術等涵養。社團的成立,就是希望給孩子更多元的刺激,發展有意思的生活。」
所以,在原有的飲料社、電腦社、籃球社等學生自主社團之外,基地極思引進專業的資源,讓豐厚的大人帶著孩子看更大的世界,「築巢工坊」,就是擴展生活視界的第一步。
從認識自己開始
接下這個社團課程,曾光宗老師坦言,「是個挑戰,是完全沒有做過的事情。」但他也說,自己是個希望一直接受挑戰、想問題、解決問題的人,所以,「築巢工坊」的課程,就在這位大學教授的思索中展開。
「得先回想自己的青少年時期,」曾老師笑著說,他不諱言,一開始他對青少年的想像不太多,所以只好拼命撈自己的回憶,也一邊跟自己的研究生討論,究竟青少年有什麼特質?然後,他為了了解這群孩子的生活環境,特別到三重市的大街小巷繞了一繞,從環境推想這裡的孩子的需要。
「青少年應該是充滿潛能,但是卻受到許多限制的一個時期。」每天的生活空間只有學校、家裡、以及狹窄巷弄的這種情況,曾老師看在眼裡;「但,青少年又是個開始有明顯的自我意識的時候,孩子會和其他人比較,會對外界有感覺,正在摸索。」曾老師這樣說,所以,他的「築巢工坊」,雖然在一般人的理解裡,是一個建築課,但對曾老師來說,是一個讓孩子以「自己」為基礎,進而思考空間與環境的課程。
所以第一、二堂課,從「認識自己」開始。上課情形是這樣的:
曾光宗老師,先上台,用日文講了一串話,唧哩咕嚕唧哩咕嚕,孩子們都愣住了。
研究生王藩,再上台,不是翻譯喔,是用法文講了一串話,又唧哩咕嚕唧哩咕嚕,孩子瞪大眼睛,完全不知道如何是好。
館長江思妤笑著說,這種讓場面幾乎要冷掉的事情,非得要老師非常有定力,而且很清楚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、要給學生什麼體驗,才做得出來。
所以,很有定力的捱過了那個「冷期」之後,曾老師說:「其實那一步一步的課程,都是有推演的,我和學生還很認真的準備那個大家都聽不懂的自我介紹,為的,是想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認識別人的體驗。」
接著,鼓勵孩子把自己介紹給他人,介紹的方法是:用數位相機拍下自己最喜歡的身體的部位,把所有人的照片蒐集後一起展示,大家來猜一猜,這,究竟是誰。「這是一個練習欣賞自己的過程,」曾老師說,有人拍下了自己的鼻子,自己的眼鏡,自己的肌肉,自己穿的褲子的褲腳,還有個孩子,拍了一本書的封面,書名是:「我是一個很好的人。」
認識自己,就在先欣賞自己,然後欣賞別人的情境下展開。孩子熱烈地猜著,想著,也開始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別人,認識自己。「好多孩子,對那第一堂課印象深刻,」江館長這樣說,「因為曾老師帶著大家細細看了那些自己很少好好品嚐的,但有很多意義的照片。」她分析,「例如那張拍著『我是一個很好的人』的照片,曾老師對孩子說:『很不錯喔,可以這樣跟人家說自己是一個很好的人!』」
「配合他溫暖誠懇的語氣,孩子就是會受到感染,也開始知道,可以用一個觀察以及感覺的角度,來面對這個課程。」江館長這樣說。
探索人與空間的關係
接下來,曾老師繼續讓孩子更進一步體會自己與空間的關係。
在「聽覺、味覺的感知」這一門課裡,他請孩子帶來平常最常喝的飲料,以及平常最常聽的CD,讓孩子先說說自己為什麼喜歡,並且互換飲料,互相欣賞別人帶來的音樂。曾老師說:「味覺跟聽覺,其實都跟空間很有關係,例如聞到咖啡香,大家很容易會想到巴黎這個都市;也有很多人說,建築就是凝固的音樂,看到不同的建築會感覺有不同的節奏在心裡響起。」
在「認識自己的身體尺寸及個人空間」這門課中,曾老師讓孩子們背貼著大牆壁,擺出任何喜歡的姿勢,再用顏色筆把輪廓畫下來。「空間就是人在活動的空間,人要好好活動,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空間呢?」這是曾老師希望孩子跳脫自己來看的,當大家都把輪廓畫好了之後,牆上出現了一個一個的人影,做不同動作時,腳的長度和手的長度都不太一樣,需要的空間大小,也都不同。
在這門課,曾老師還特地找了電影《古墓奇兵》來給大家看,「我絞盡腦汁想,要選哪一個可以傳達到空間概念又有趣的電影給大家看。」最後曾老師選了這一部,有女主角在城堡大廳中彈來跳去的電影,「總要有那樣高的空間,才能這樣活動。」當時孩子個個看得開心,也看出了與平時看電影不同的興味。
但是電影,畢竟還是一個離自己遙遠的世界。再來一堂課,曾老師帶來巴黎、東京與台北的大地圖,讓孩子在台北的地圖上找尋自己每天行走的路徑,想想自己每天怎麼走,在兩旁看到了什麼景物。而知名的大都市東京和巴黎,又是什麼樣的都市,有著什麼樣的街道?人走在街道裡,可能有什麼樣的感覺?
把人放到空間裡去思考,是曾老師這一連串設計的主要用意,「空間並不只是專業者在設計、思考的事情,它是大家在用的,大家共同創造的。」所以,「當人有看法,環境就會變好。」曾老師點出空間教育的重要理念,而青少年基地的孩子們,也在這一堂一堂多元的課裡,重新認識跟自己有關的空間,以及跟空間有關的自己。
完成一件沒想過會做的事情
然後,來試試看自己創造。課程的名稱是「築巢工坊」,總要來「築」個什麼東西,而且,回到這個大家常常造訪的青少年基地,孩子有沒有希望在基地創造出個什麼?「我們讓孩子一起討論幾個問題,要在基地的哪裡蓋?想蓋什麼?而且,提了案的孩子還要簡單向大家說明想法。」結果孩子的提議五花八門,有椅子、信箱、花架、鞦韆等等,最後孩子共同選了鞦韆,做為這一次實際動手做的目標。
在動手之前,曾老師帶著孩子做了擺了大家各種提案的模型,這時候,一些建築上常用的基礎專業,就慢慢地帶進來了,孩子對於小小的模型很有興趣,而看到了模型,也對未來將要成型的新空間更有感覺。
曾老師說:「很想要讓孩子邊學習,邊完成一件事,就會有成就感。」他笑著說:「孩子真的很有趣,從一開始都是說:我不要我不要;到會對我說:那你先做一遍;到最後會搶著自己做。」江館長則更細緻地說:「青少年期的孩子,其實還需要很多大人的協助與帶領,才有可能讓孩子有突破自己能力去完成一件事的感覺。」而這,正是基地想要為孩子創造的突破經驗,孩子有了這種體驗,會更願意面對未知和挑戰。
所以,鞦韆的製作,由於只有一天的時間,由曾老師畫好草圖,準備好材料,當天大家分工,各司其職。磨木頭的磨木頭,鋸支架的鋸支架,有人釘,有人鑽,最後大家一起,把支架扶起來,把鞦韆掛上去。
然後,大家在鞦韆坐板的背後,大大的簽上自己的名字;會談吉他的高中孩子,在鞦韆上留下了一張極溫柔的彈奏身影。
用心為孩子養出信心的綠洲
現在,那座鞦韆是青少年孩子的聚集地,傍晚涼夜,孩子會聚在鞦韆旁談天說話,原本總是停滿腳踏車的騎樓,因為鞦韆的出現,突然多出了一塊清爽的空間,讓人願意停留。
回想設計每一堂課,曾老師說,都是戰戰兢兢,一再推演的,「實在很擔心課不有趣,讓孩子回到跟平常一樣覺得上課的過程很無聊的情境。」所以曾老師有滿滿一包備課講義,也真的,屢屢帶給孩子驚喜。江館長觀察孩子,發現孩子越來越能發出一種:無論是對自己、或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都還蠻肯定的氣氛。她笑著說,本來,都得叫孩子早起來上課,但是孩子越來越能自動來,來了以後,也越來越自在。
一個如此豐富的課,兩位如此用心的老師,一群正待開啟的孩子,基地館長說:「我們努力在沙漠裡種花。在孩子的身上養出信心的綠洲。」
孩子呢?一個正用心看著電腦螢幕,但是很用心地參與了「築巢工坊」的孩子輕輕地說了:「喜歡做鞦韆,很好玩!」
〈原文刊載於《人本教育札記》178期〉
留言列表